如果你覺得自己需要一記當頭棒喝,或是有人用力點醒你,翻開老楊的書就對了。
筆者認為,一般市面上的勵志書可以分為兩大類。
第一類是心靈雞湯文,他們會告訴讀者說你其實很好,要找到那個懂得發現你的好的人,未來一定會更好…諸如此類的「療癒安慰型」文字。
第二類則是列舉諸位成功人士的故事,敘述他們曾是如何艱辛,歷經多少困難,如今才有這樣成就。然後鼓勵讀者也加緊腳步努力,可說是「激勵奮發型」文字。
老楊的貓頭鷹不屬於上面兩種類型。他的文字富有警世意味,有時候甚至還穿插一些諷刺,目的是要讓讀者從渾渾噩噩的日常生活中清醒,看到自己的不足,然後開始努力行動。
在書中老楊常常會用第二人稱明明白白地「罵」讀者,但因為他所指出的現象實在是許多人的通病,並且他雖然直接,卻不失幽默詼諧,所以讀者(至少筆者是這麼認為)即使是被罵也很甘願,甚至還覺得通體舒暢。
本篇文章就介紹筆者讀過,且認為非常值得推薦的三本書:
《不要在該奮鬥時選擇安逸》(2017)

這是筆者接觸老楊的第一本書,也是作者最熱門的書。
內容主要聚焦於職場與個人成長,每篇文章中都會穿插一兩個個案的故事,而故事的主角多半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(這也是作者的TA)。目的在告訴讀者:
- 不要年紀輕輕就追求歲月靜好,應該要拋棄穩定的小生活,勇敢去追去闖。
- 收起抱怨。人生本就不公平,認清現狀,然後朝目標努力。
書中句子大多是向讀者潑了一盆冷水那般,要年輕人清醒。別再以迷惘、沒背景、喊生活辛苦…等當作不努力的藉口。有很多名言佳句都值得一讀再讀,特別是在那些提不起勁,需要有人狠狠督促的時刻。在此節錄書中一段筆者最有感觸的話:
你若是羨慕畫家、作家,那麼你就朝那個方向去努力……而不是端坐在電腦前,等著日子像翻書一樣過去,然後以為到了某個年紀,就能得到自己羨慕的一切。
你要明白,你所羨慕的,都是需要付出才能得到,而與年齡無關。
《脫貧,比脫單更重要》(2018)

本書可以說完完全全是針對20幾歲的年輕女生所寫。這個年紀的女生可能剛出社會,或是已經出社會一段時間,但尚未成家。
受到華人社會文化價值觀影響,以及生理上的條件限制,女生通常比較容易產生想要趕緊找個人定下來、依賴男生的想法。最好那個男生還要非常完美,把女生寵上天,而女生就可以從此脫離苦海,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了。
然而,老楊寫了這本書,就是要打碎這樣不切實際的夢,告訴女生們該清醒了。想要脫單,就先脫貧吧。就算脫貧之後沒能脫單,至少還能花錢化精緻的妝、穿上亮麗的衣服,在高級餐廳優雅地吃一頓飯。
書中重點主要有:
- 想要吸引什麼樣的人,自己得先成為喜歡的人會喜歡的人。
- 與其怨天尤人、成天祈禱、或是千方百計的討好對方,不如把時間心力花在自我提升上。
- 生活中許多不如意的事,都可以用錢解決。年輕時一定要努力把自己的賺錢能力發揮到極致。
- 愛情其實是很現實的,除了兩人的價值觀外,經濟能力也是一大考量。如果女生非常依賴男生,到頭來會因缺乏安全感而導致不快樂。自己創造的安全感最踏實。
只有有錢了,你才能人格獨立,才能足夠體面。有錢了,你才可以在感情的世界裡和那個對的人平起平坐,而不必去屈服於任何一種你不屑的潛規則,不必為了任何別的動機去結婚生子。
《每天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大人》(2019)

本書著重於情緒管理方面。說話太直、衝動易怒、玻璃心等都是幼稚的表現,成年進入社會後,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父母老師一樣包容我們,所以應該要修身養性,良好的脾氣和穩定的情緒才是成熟且自律的象徵。
但所謂的「情緒穩定」,並不是戴著一張面具,或是像個沒有靈魂的人一樣,每天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。而是在看見社會的險惡、在認清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後,還能沈靜下來努力,保持對生活的熱情。
想要搞定情緒,你必須有一些觸手可及的目標。你必須給自己積攢一些細小的期待和成就感,你必須給無聊的日子一些額外的快樂和儀式感,這樣你才不會被遙遠的夢想和鋪天蓋地的壞情緒所累垮。
結語
在往目標前進的路上,難免會有無法振作的時刻。如果身邊剛好沒有能督促自己的良師益友,可能要站起來會困難些。這時候老楊的書和句子就能成為一記響鐘,阻斷渾渾噩噩自怨自艾的惡循環,讓讀者清醒並調整自己。而讀完後最重要的還是要付諸行動。
歡迎在下方留言和我交流:)
相關商品:
老楊的貓頭鷹【醒腦熱血必讀套書】:不要在該奮鬥時選擇安逸+熱愛可抵歲月漫長,它是疲憊生活的英雄夢想,共二冊
老楊的貓頭鷹【人生勵志.醒腦必推二書】:寧與高手爭高下+裝睡的人叫不醒,共二冊